第1章 “懶人”眼中的Excel
第1節 把Excel當系統
最“荒謬”的三表概念
最靠譜的表格結構
第2節 天下只有一張表
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生“萬變”
第3節 造智能表格,享“懶人”幸福
授權E表,坐享其成
妙招生花,事半功百倍
不變的追求:牽一發而動全身
第2章 借雙慧眼識源表
第1節 認準主角是關鍵
第2節 火眼金睛挑毛病
常有一列錄序號,殊不知畫蛇添足
第1節 把Excel當系統
最“荒謬”的三表概念
最靠譜的表格結構
第2節 天下只有一張表
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生“萬變”
第3節 造智能表格,享“懶人”幸福
授權E表,坐享其成
妙招生花,事半功百倍
不變的追求:牽一發而動全身
第2章 借雙慧眼識源表
第1節 認準主角是關鍵
第2節 火眼金睛挑毛病
常有一列錄序號,殊不知畫蛇添足
媒體評論
如果說別的Excel教材是圍繞著具體的任務來講Excel的話,那伍昊的書則是圍繞著數據來談,所以他會站在一個相對來說更高也更為普遍的層面來看。數據是統攝所有Excel的王者,而不同的任務只是數據的一個個具體面向而已。作者幫助讀者把眼光放到數據上,是從“大處著眼”,那么具體任務就是從“小處著手”了。
——豆瓣讀者 raven1988
與充斥市場的很多Excel圖書不同,擺在我面前的一本Excel新作,更像一名實力唱將。作者把日常工作中大量重復出現的Excel表格,用心地提煉為若干類別,然后逐一庖丁解牛般詳細娓娓道來,并把關系數據庫二維表格的技術派原則貫穿其中,整體讓我驀然萌生“一覽眾山小”的總體觀感。當一個Excel用戶以科學的角度去布局自己的Excel表格,這個電子表格軟件的強大潛力方可得到釋放,自己的工作效率才能獲得質的提升。——而面前這本書,顯然有實力充當這個突破進程中的金手指。
——來信讀者 Epping
《玩I》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毫無疑問是“三表概念”。就好比練功,學好三表相當于陡增30年功力,要是再學會一些具體的招式,那就威力無比了。正好,有了《玩II》。盡管我已經有多年Excel使用經驗,還是覺得這兩本書對我很有啟發。感謝作者。
——微博讀者 @張師傅微評論
——豆瓣讀者 raven1988
與充斥市場的很多Excel圖書不同,擺在我面前的一本Excel新作,更像一名實力唱將。作者把日常工作中大量重復出現的Excel表格,用心地提煉為若干類別,然后逐一庖丁解牛般詳細娓娓道來,并把關系數據庫二維表格的技術派原則貫穿其中,整體讓我驀然萌生“一覽眾山小”的總體觀感。當一個Excel用戶以科學的角度去布局自己的Excel表格,這個電子表格軟件的強大潛力方可得到釋放,自己的工作效率才能獲得質的提升。——而面前這本書,顯然有實力充當這個突破進程中的金手指。
——來信讀者 Epping
《玩I》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毫無疑問是“三表概念”。就好比練功,學好三表相當于陡增30年功力,要是再學會一些具體的招式,那就威力無比了。正好,有了《玩II》。盡管我已經有多年Excel使用經驗,還是覺得這兩本書對我很有啟發。感謝作者。
——微博讀者 @張師傅微評論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懶人”眼中的Excel
第1節 把Excel當系統
當你面對一個空白的工作簿時,先別急著往里面填內容。Excel可不是電子版的記事本,每張工作表也不應該孤立存在。要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小型的數據處理系統,以系統的思維看待它,方能領悟制表、用表的一般規律。在我身上,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最“荒謬”的三表概念
三表概念源于我的胡思亂想。在與Excel打了多年交道的某一天,我忽然想要弄明白,為什么新建的工作簿默認為三張工作表,而不是兩張或者四張(如圖1—1)。結合自己做表的經驗,以及使用系統和參與系統設計的體會,我發現,三張表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數據管理體系,缺一不可。從功能上劃分,它們分別是分類匯總表、源數據表和參數表,這就是三表概念。此時我恍然大悟,這竟然正是我一直遵循的制表、用表方法,只不過到現在才提煉出一個可以說得明白的概念來。
這個概念之所以被我形容為“荒謬”,是因為它并非由官方公布,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究竟是巧合,還是微軟有意為之,我不得而知。但無論怎樣,三表概念讓我掌握了使用Excel的核心,并讓本來單薄的工作表變得立體起來;也使我對表格的思考不再停留于技巧層面,而是站在了數據結構和數據關系的高度上。
……
書摘與插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