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中國經濟發生著大大小小的變化,中國產業趨勢已清晰可見,商業變革之路已悄然而來。新時代、新要求,你能搭上順勢而上的火車嗎?
首屆大企之道發展高峰論壇
嘉賓話題:
產業趨勢與商業變革 ——孫會峰

孫會峰
工信部賽迪顧問總裁
兼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特聘專家(全國21位)、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國家一類協會)、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管理咨詢委員會特聘專家、云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關村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委員、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關村創業大街/北大科技園創業導師。
產業趨勢

趨勢一: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加快
未來的5到10年里將不是按照過去的線性再增長了,可能是幾何級的增長或者是加速增長的態勢。技術進展越快,我們的變化越大,在政府的電子政務一個窗口可以辦結所有的事情,如果沒有技術手段的支持,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它不單能夠改善我們的工作、改善政務,也能改善商務的整個流程。所以,我們過去有一個詞,叫做產業邊界的消融,邊界在消失,產業在融合。

趨勢二:產業組織模式將被重塑
石獅和晉江生產了全世界60%的鞋服產品,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完全淪落為淘寶和天貓電商的代工廠,只具備生產能力,把握不住客戶資源,過去的渠道已全部失效,淪落為代工的一個環節。這種生產要素基于新的模式的重構,不單會重復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或者加速一個企業的滅亡,甚至對于一個區域的經濟會造成重要的影響,F在我們不但是消費者,我們還是生產者,因為我們參與了這個產品的設計,在這樣的一種模式之下,基于新一代的基礎設施和基于新的生產要素和新的生產方式會重構我們企業的生態系統。

趨勢三:規模龐大、層次多樣的需求將不斷被創造
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要求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還沒有解決,我們需要更干凈的水、更好的空氣、更體面的生活、更好的物質消費。有人講德國工業4.0,那么我們有1.0、2.0、3.0,甚至還有手工業時代,這是我們國情、產業現狀,而這個現狀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一旦它被滿足,就會創造出新的市場機會,或者你能創造出滿足這樣一個特定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就是市場機會。
趨勢四:催生大量以服務型產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企業成功的核心是能否從觀念技術商業模式上進行改造,使得每一個企業不再只是產品的生產者、服務的提供者,而是通過產品和服務與客戶建立強關系,在成為24小時在線了解預測客戶需求的客戶運營商。在很多行業中有大量的需求,那么我們能不能立足于我們的行業,是要去洞察客戶在新商業模式下的孵化需求。

趨勢五:競爭焦點從價值鏈提升轉向價值網絡構建
很多大型企業在圍繞本身的業務不斷地做股權投資,我不知道這個對不對,或者說我現在有經濟的能力,但我沒有輕易去嘗試,我會投一堆相關的企業圍繞我去做形態,我覺得他們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會殊途同歸或是形成合力,企業競爭力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從單一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到比拼商業系統的構建和孵化能力,整個的商業進入了一個快速裂變的新階段。
趨勢六:面向未來競爭力培育的產融互動集中爆發
未來大量企業將以戰略為契機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優勢轉化成產業方面的優勢,這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階段的必然的切換方式。以這種趨勢可能在產業各個維度產生一些影響以及一些判斷。趨勢可能會持續的延續下去,或者是會發生很多的變異的情況?傊较蛐缘氖遣粫l生偏差的。
商業變革
從產業的角度看:融合創新核心動力
有很多基于一種信息或者信息不對稱而設計出來新的產品,它具有高度的可復制性和規?焖倩謴秃蛿U展的特點。我們看到的信息資源和能源材料一樣,變成三種基礎的資源,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可以構建依附與我們行業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去完成核心資源的整合和構建。

從企業的角度:重構商業生態體系是關鍵
一、供應重塑:產品生產與交付按需而動
二、需求重塑:服務數字化帶來體驗變革
三、競爭重塑:單一競爭向生態競爭轉變
四、主題重塑:參與者呈現跨界趨勢
未來還會有更多產業會智能化,或者說我們的生產產業工作都會向智慧化轉型,而這樣的一種轉型必然催生很多機會,但是也會帶來很多的挑戰,那么如何應對需要我們發揮創造力,以創新為核心來促進我們的企業發展,促進我們產業的壯大來提高我們國家的產業競爭力,為我們習大大提出來實現中國夢,付出自己的貢獻。